驰牛配资
1905电影网专稿 6年多的筹备;20余稿剧本的修改;1:1复原80年前的渔村生态;7个月的拍摄,水下实拍持续70天;演员单日泡水最高达16小时;后期耗时约7个月,涉及上千个特效镜头……
这些体现了制作难度的数字,单拿出来对于一部电影而言,都代表着超高的工业水准。而如今,这些都是电影《东极岛》背后的数字。
电影《东极岛》取材自1942年中国渔民营救英军战俘的真实事件,讲述了二战期间,中国舟山东极岛上的一群渔民,凭借骨子里的善良、野性与血性,为附近海域上落难的英军战俘寻找出一条生路。
影片由管虎和费振翔执导。15年前,费振翔被管虎导演领入行成为导演。近年他独立拍摄了不少影视作品,时常在管虎的电影作品中,以执行导演或副导演的身份参与。《东极岛》则是师徒二人首次联合执导创作的电影作品。
“这次拍摄,老师管虎一直在旁边为我保驾护航,他就是总工程师,我就是总执行。”做客1905电影网《对话》栏目,费振翔向我们讲述了《东极岛》背后创作的种种故事。
电影《东极岛》的拍摄很难,管虎总会告诉他:“难就对了,不难要你干嘛?”
因为每个创作者对这部电影的初衷都很纯粹,就是希望这段故事让全中国、全世界的人们都知道。正如主演朱一龙说的:“让更多人知道中国人的善良从来不是一个宣传口号,而是底色。”
(下文根据费振翔采访内容整理而成)
1
对我而言,创作是由心而发的一种欲望。
拍《山花烂漫时》的时候,张桂梅老师身上某种质感让你心生“想成为那样的人”的愿望;《东极岛》也是一种力量,这个故事里的每个人都展现了很大的勇气,我就是想把他们的血性拍出来。
驰牛配资
从有想法做《东极岛》,到今天上映,已经过去了6年多的时间。故事取材自震撼人心的真实历史,但剧本前后就经历了二十多稿的反复修改。
电影创作绝不是闭门造车。
我们筹备阶段,本来没有计划选择在东极岛拍摄。因为东极岛是个全岛,地理环境使得拍摄设备的运输非常困难,甚至基础成本都要翻上3-4倍。
第一次带着团队登岛采风时,我请当地制片带我去沉船的地方。到达沉船位置附近时,我感受到在这海底方圆大概一、两海里范围里,沉没着一艘承载着1300多条生命的船骸——他们不管是被日本人射杀,还是困在战俘舱里。
我回头望向几海里以外的东极岛,仿佛能感受到当时在海面上漂浮着的无助英军,当他们回头看到远处驶来的那么多艘中国船只时的情绪。
这种情绪与在北京公司里埋头筹备时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当我真正踏上东极岛,不仅看到了我心目中一直想找的渔村的样子,看到了阿赑阿荡兄弟俩住的地方,也去了真实历史里曾藏着三个英军的“小孩洞”。那一刻的所有冲动和情绪,都坚定地告诉我,一定要在这座岛上拍。
只有这样,才能激发出非常浓厚的表达欲望。当我们真正克服所有的拍摄困难,也更能投射出《东极岛》应有的信念感。
回到北京之后,我就推翻了之前脱离实地考察时写的东西。因为看到了真实的地方,该有什么样的调度,该有什么样的场景,在脑子里都变得格外清晰。
2
因为故事取材真实事件,我们做了大量的调研,前期采访了东极岛当地的渔民和当年事件的后代,从他们的口述中打捞往事的记忆碎片。创作中,我们没有简单地照搬某一个人驰牛配资,而是将三四个真实人物的特质和经历,浓缩融合到了一个角色身上。
比如兄弟俩阿赑(朱一龙 饰)和阿荡(吴磊 饰),他们的设定就有一定的信息融合和艺术加工。
在创作时,我们赋予了他们“外来者”的身份。尽管渔民们从小收留了兄弟俩,但大家要保持距离,一南一北地居住,这为人物关系增添了张力。
电影《东极岛》要展现海岛的群像,每个人物都会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。
陈先生(陈明昊 饰)也是外来者,但他凭借仅有的知识,就能在岛上立足,并将精神传承给后代。在电影里,我们在他身上融入了很多象征岳飞精神的戏剧元素,用以代表家国情怀。
而保长李元兴(杨皓宇 饰)则是为了活着。他一直在说“忍着”,但忍到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曙光呢?
整个故事发生在48小时之内。面对日军的残暴,有人在忍,有人想逃,有人想报仇,最后情绪层层递进,大家走到了一起,就是“不忍”了。
“不忍”并不代表我们要干什么,只是提醒你们:别来招惹我们。
在和英军的互动上,我们同样做了特别的设计,通过细节来突出哥哥和弟弟的冲突和认知差异。
阿荡把救起的英国人带回家之后,有一个从阿荡视角出发、聚焦于英国人头发的特写镜头。因为阿赑阿荡都有卷发的设定,但他们对自己的身份并不清楚,所以当阿荡看到外国人之后,他会觉得这个人身上和自己有相似点。
然而,对于阿荡而言,他救人的前提纯粹出于渔民世代相传的信条:海上落难人必救。
但对于一心想把弟弟抚养成人的哥哥阿赑来说,顾虑就多得多。
他不是不救人,而是会立即考虑:几秒钟前海上刚发生了爆炸,凭他的阅历会想这个人和爆炸有没有关系?救了之后会不会影响到兄弟俩的正常生活?
3
电影是共同创作的成果,每位演员都深度参与其中。
朱一龙和我是第一次合作,但在见到他之前,我一直觉得他眼神里有一种狠劲,这种特质可以在角色中迸发出来。
人都有很多面,他在《人生大事》里展现的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形象。我觉得他是一个极具内心爆发力的硬汉。恰恰是《东极岛》把他的这份野性和血性展示给了大家。
在电影里,阿赑从一开始为了安全,为了弟弟,随着时间推移和剧情发展,其内心世界就像剥洋葱似的层层展现。朱一龙非常好地完成了整个人物的成长弧光。
我之前曾同吴磊合作了《星汉灿烂》,当时他演了个将军,小小年纪就非常稳。但到了这次饰演阿荡,他完全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比自己实际年龄还要小的孩子,很天真、很可爱、很执着。
我们为阿荡设计的卷发造型,黝黑的皮肤,加上特别符合游泳潜水者特质的身材,让他在《东极岛》里呈现出完全是另外一人。
我常常觉得,演员的可塑性是来自于他们本身的力量和自身的魅力。
在开拍前,不管是朱一龙、吴磊,还是倪妮在内的所有演员,都去深度了解了这段历史。我们跟他们进行了好几次沟通,让他们深入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特质。
在拍摄期间,我们每一场戏开拍前都会进行现场走戏排练。甚至到了拍摄现场,我们和演员都会因环境带来的触动,而对剧本进行细微的调整。
更不用说水下戏,朱一龙和吴磊的刻苦让我很感动。
他们提前两个月进行专项训练。虽然我们常说,作为演员克服困难是本职,但当他们平均每天在水下训练浸泡12-15个小时,每个镜头拍摄二三十遍,每一次闭气长达一分半到两分钟,所有复杂的水下动作都是他们亲自完成时,其艰辛程度远超想象。
我觉得支撑他们突破生理极限的,是一种想把戏拍好的坚定信念。
电影《东极岛》凝聚了我们所有人的心血与对那段历史、那群人的敬意。它最终想传递的驰牛配资,或许就是在每个看似平凡的个体心中,都蕴藏着在危难时刻敢于挺身而出的那份血性与勇气。
冠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